(本站讯 刘振文供稿)6月6日,我院组织党员教师和工会会员赴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萍乡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是一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和院工会联合组织了“踏红色足迹,传先烈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第一站打卡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秋收起义广场。秋收起义广场占地总面积为346亩(约23万平方米 ),秋收起义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占地面积151平方米,碑高30.9米,上面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秋收起义纪念碑”七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烈日炎炎下,一堂别开生面的特殊微党课由院党总支书记朱向华开讲。朱书记以昂扬饱满的热情介绍了萍乡这块红土地上发生的重大革命事件,重点讲述了毛主席先后7次到安源且为什么以教员身份来安源发动工人运动和主持革命暴动的历史原因,讲述了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革命前辈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活动。声音铿锵有力,磁性而富有节奏。党员干部和教师无不被朱书记的博学的知识、火热的激情所吸引和感染,大家仔细聆听、意犹未尽,在思想上、精神上接受红色基因的洗礼。党员教师门情不自禁地说“如果我们的思政课搬到这儿来上肯定很精彩”。
第二站打卡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纪念馆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广场虽然正在升级扩建改造施工,周边道路环境行走不方便,但是丝毫不影响党员干部老师们参观学习的热情。纪念馆主体大楼依山而建,红色筑底,绿色掩映,拾级而上。门前高约14米的6根大理石方形大柱印象深刻,左右两边宽阔的门柱上镶嵌着铸造金属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顶部的旗帜和斧头、锤子红色构建格外醒目。
进入馆内,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胡喜如博士为现场全体党员教师上了一堂以“论萍乡的光荣革命历史”为题的微党课。胡喜如博士围绕“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发生背景,罢工历程以及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在这次罢工中的杰出领导作用、尤其是路矿的具体含义”等娓娓道来,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进了对安源之所以被称为工人运动摇篮的深入了解,加深了对这片红色热土上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开拓创新精神的无限敬仰和崇高敬意。
第三站打卡地是毛家湾文化村。该地是以侗族和江南古民居为风格,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的休闲娱乐胜地。在参观完红色教育展览和民居特色建筑之后,举办了一场期盼已久、别开生面的趣味小型运动会。首先是集体项目拔河比赛,老师们跃跃欲试,撸起袖子,摩拳擦掌。比赛之后,加油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加强了交流、赢得了自信,增进了团结;其次是小组骑毛毛虫比赛,在团队的吆喝声中、在整齐的步伐中、在无数的欢声笑语中,尽情挥洒、尽情愉悦、尽情欢颜,忘记年龄、忘记烦恼。运动会之后,朱书记勉励老师们要爱护生命、关注身体、加强锻炼,也对工会今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好服务教职员工提出新的要求。
这次萍乡之行,老师们与红色萍乡亲密接触,大家认真记录、驻足凝思、细心感受,追寻革命前辈初心使命的心路历程,赓续革命先烈红色血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见贤思齐,抚今追昔,走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上,似乎还能听到当年轰轰烈烈的、伟大的工人运动的气息。聆听历史,追忆先辈足迹,触摸了红色记忆,触发了革命情怀,重塑了红色基因。
编辑:韩曼曼
审核:朱向华